種子是所有農作物的根源,沒有良好的種子想要莊稼高產豐收是很渺茫的,這里給大家介紹一點辨別種子的常識
假種子分為兩種類型:
1、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品種種子冒充他種品種種子的!胺欠N子”是指不能作為種子使用的材料,如普通商品糧、育種過程中的中間材料以及沙粒、草籽等!耙源似贩N種子冒充他種品種種子的”往往是將淘汰或農民不歡迎的品種冒充優(yōu)良品種。
2、種子種類、品種、產地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的。種子標簽是用種者購買和使用種子的重要依據,也是種子生產者和經銷者向使用者的質量承諾。種子的種類、品種的說明要在包裝上的標簽中得到體現。消費者購種以后,按品種要求的條件種植,若出現問題也便于追查責任。
劣種子有以下幾種情況:
1、質量低于國家規(guī)定的種用標準的。國家規(guī)定的種子質量標準主要有四項指標:種子含水量、種子凈度、發(fā)芽率和品種純度。國家對大部分農作物有明確的種用標準。這些標準是種子在田間正常生長,得以收獲的前提。
2、質量低于標簽標注指標的。依據種子質量是否達到標簽標注的質量指標可以判定種子是否劣質。特別是對于國外引進的品種或國家對此種作物沒有規(guī)定種用標準的,可以根據標簽標注的質量指標來鑒別和衡量。種子的質量不能低于其標簽上各項標注。
3、因變質不能作種子使用的。
4、雜草種子的比率超過規(guī)定的。種子質量指標中,凈度是檢測雜草及異種子含量的重要指標。雜草種子比率直接影響種子播種量和發(fā)芽率。過多的雜草種子,自然增加了用種量,而且雜草的幼苗與作物幼苗混雜,減少實際田間產量,甚至傳播病蟲害。
5、帶有國家規(guī)定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的。預防檢疫對象,是農業(yè)部門維護正常農業(yè)生產的重要工作。若引進了帶有檢疫對象的種子,就會造成檢疫對象的擴散,嚴重的會給當年和以后的農業(yè)生產帶來災害性的后果。
希望以上方法會對大家有所幫助,大家在選擇種子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,否則后期再努力都可能是白費的,更多農業(yè)知識敬請關注火爆農資招商網。
(火爆農資招商網:李林靜)